国家统计局31日发布的数据显示,5月份制造业PMI指数为49.6%,虽低于临界点,但比上月上升2.2个百分点,制造业总体景气水平有所改善。
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高级统计师赵庆河分析,这表明近期疫情形势和国际局势变化等因素对经济运行造成较大冲击,但随着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效显现,我国经济景气水平较4月份有所改善。
值得注意的是,上海市自6月1日起将正式取消企业复工复产“白名单”制,全力支持和组织推动各行业各领域复工复产复市。
受访专家表示,国内经济活动正从散发疫情的冲击中反弹,有望在6月份进入新一轮复苏期。随着复工复产进度的加快,下阶段应当着重在扩大国内有效需求上发力,同时落实好助企纾困政策,保住市场主体,为经济持续性恢复积蓄力量。
统计局数据显示,5月份制造业PMI在4月份较低基数水平上回升至49.6%。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分别为49.7%和48.2%,比上月回升5.3和5.6个百分点。
中国物流信息中心分析师文韬指出,除了基数较低的原因,5月份PMI上升更主要的是制造业生产活动呈现较快回补势头。其中,产业链大量分布在长三角的装备制造业生产回补尤为明显,装备制造业生产指数较上月上升7.7个百分点至48%。细分行业中,化学纤维及橡胶塑料制品、专用设备、汽车等行业生产指数高于上月10.0个百分点以上,升至扩张区间,企业生产活动加快。
截至目前,一汽集团旗下五大整车品牌在长春工厂的产能已经基本恢复到本轮疫情之前的水平。上汽临港乘用车基地目前日均下线数较复工之初提升了约2.3倍,下线新车数量恢复到满产的8成左右。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分析师周茂华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这主要是因为以汽车为代表装备制造业产业链较长,在抗疫、保障民生等方面也发挥着基础重要作用,被列入优先复工复产的支持对象,通过重点行业企业带动上下游产业链恢复运转,并逐步推动其他行业有序复工复产。
此外,前期供应链周转不畅的问题也得到了一定缓解,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为44.1%,比上月上升6.9个百分点。企业调查显示,5月份反映物流运输不畅的企业比重较上月下降8.0个百分点,反映物流成本高的企业比重也较上月下降2.2个百分点。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总经济师陈中涛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目前物流保通保畅取得积极进展,物流枢纽的堵点已基本消除,全国交通干线路网也基本畅通,但是跨省车辆难进城的问题在一些地方依然突出。比如对持有48小时核酸检测证明的司机仍然要求重复检测,不同通行码之间缺少数据互认,进而延长了货物的周转期。
针对以上问题,5月23日召开的国常会已明确提出,将全面取消对来自疫情低风险地区货运车辆的防疫通行限制,着力打通制造业物流瓶颈,加快产成品库存周转进度。
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高级统计师赵庆河表示,目前制造业产需均有不同程度恢复,但恢复动力仍有待增强。从分类指数看,构成制造业PMI的5个分类指数仍位于临界点以下。
其中,新订单指数和新出口订单指数为48.2%和46.2%,反映市场需求不足的企业比重较上月上升4.4个百分点至44.7%,为2021年以来最高水平,反映资金紧张的企业比重较上月上升1.6个百分点至32.8%,为2022年以来新高。
一位在浙江的纺织外贸企业负责人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订单不足成为复工后最担心的问题。前期疫情反弹让工厂错过了接单旺季,部分海外订单也因交付延期而被取消,未来几个月可能还要再经历一段空窗期,正在考虑到中亚地区去寻找一些新订单。去年海运“一箱难求”的情形也出现了反转,货柜比去年好订多了,甚至还会出现空舱的情况。
陈中涛认为,目前市场需求和企业产能之间仍存在缺口,终端需求的恢复更为缓慢,同时,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也是经济运行的潜在风险之一,如何解决国内有效需求不足将成为未来经济复苏的重点。
数据显示,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为55.8%,低于上月8.4个百分点,继续高于55.0%。其中,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化学纤维及橡胶塑料制品等行业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继续位于60.0%以上高位,企业原材料采购成本压力依然较大。
陈中涛表示,目前制造业原材料采购价格涨幅有所收窄,很大程度上是保供稳价发挥了作用,尤其是五月份开始推行新一轮的煤炭交易价格的合理区间,避免了煤炭价格出现大幅波动。但国内外多种能源价格倒挂使得总体价格仍处于较高水平,仍有半数的调查企业反映原材料、物流成本高,还需要加强现有保供稳价政策覆盖度与执行度。
伍超明表示,未来几个月制造业PMI将大概率返回50%荣枯线上方。随着疫情好转,疫情防控对工业生产的产业链供应链影响将减弱,同时,在稳增长政策密集落地之下,基建投资等需求指标回升速度有望加快,从而拉动工业生产。尤其是此前受影响较大的吉林、上海两地将加快疫情后经济恢复进度。
陈中涛也认为,受疫情压制的生产和需求动能仍有较大的释放空间,制造业将在6月份迎来真正的拐点。
值得注意的是,《国务院关于印发扎实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的通知》已经于5月24日正式印发,并要求5月底前要出台可操作的实施细则、应出尽出。
比如,上海市在5月29日印发《上海市加快经济恢复和重振行动方案》并提出,将于6月1日起取消企业复工复产白名单制,同时出台系列政策稳外资、促消费、扩投资。吉林省在5月30日召开稳经济增长大会时提出,今年的经济目标是二季度止跌、三季度回升、全年实现正增长,并出台43条稳经济措施以确保目标的实现。
周茂华表示,得益于目前已实施的纾困政策,大中小企业运行均有恢复,但相较于大中企业,中小企业也相对恢复相对滞后,国内需要进一步将现有稳增长政策落实落细,适度加大有效投资、加大受困与低收入群体保障力度,畅通内需循环,推动经济加快回归正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