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车险业务联盟

预计一季度GDP同比增长4.6%——2022年一季度数据预测

2025-04-20 11:47:56

一季度以来,我国经济增长面临的挑战和困难有所增加,特别是3月份经济面临着来自多地疫情暴发的较大压力。但1-2月份经济数据整体向好,工业生产、投资、消费、进出口增速均好于预期,为一季度经济增长奠定了基础。

3月份以来,我国吉林、上海、深圳等多地暴发奥密克戎新冠疫情,一些地区实施了严格的管控措施,生产生活受到较大影响,餐饮消费等服务业陷于停滞。3月制造业与服务业PMI双双低于荣枯线,反映经济景气程度降低。

与此同时,财政与货币政策发力,各地重大项目加快开工,留底退税、保就业、保民生等一系列措施加大力度,预计在一定程度上能起到支撑作用。

整体看,一季度投资与出口相对较好,但消费受到疫情拖累,预计GDP同比增长4.6%。

工业:预计3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由上月的12.8%回落至5.7%左右

3月官方制造业PMI较上月回落0.7个百分点至49.5%,去年11月以来首次跌破荣枯线,大幅弱于季节性。财新制造业跌至48.1%,为2020年3月以来最低水平。

高频指标中,行业开工率表现不一。其中,由于奥运限产等政策放松,截至3月第四周,全国247家高炉开工率录得78.2%,大致回升至去年同期水平;轮胎开工有所改善,3月汽车半钢胎周平均开工率由上月的31.4%回升至69.7%,为去年5月以来最高水平。

综合来看,3月开工率较2月有所回升,但受疫情影响,局部地区部分企业临时减产停产,且波及到上下游相关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预计3月工业增加值将会明显回落。

基建投资。预计由8.1%上升至9%左右。随着气候转暖,建筑业施工好转,各地重大基建项目加快推进,3月商务活动指数较上月上升0.5个百分点至58.1%。3月螺纹钢期货结算价环比上涨2.6%,全国水泥价格指数环比上涨1.8%。但3月挖掘机国内市场预估销量31000台,同比下降58%左右,重卡销售7.7万辆,同比下降67%,显示出疫情等因素对基建的拖累。

制造业投资。预计由20.9%回落至15%左右。3月BCI企业投资前瞻指数由71.1%骤降至62.6%,为2020年10月以来最低水平。央行一季度企业家问卷调查中的企业盈利指数降至49.3%,为2020年二季度以来最低水平。1-2月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速下降至5%。由于内外需均有所回落,且企业家预期下降,预计制造业投资增速将趋于回落。

房地产开发投资。预计由3.7%回落至1.0%左右。3月100个大中城市成交土地占地面积同比下降45.3%,降幅继续扩大。3月30个大中城市商品房成交面积累计同比下降47.3%,同样较上月扩大。去年3月,土地市场成交量仍然可观,土地购置费的递延支付对房地产开发投资支撑仍在,但建安投资仍然低迷,预计开发投资增速将继续回落。

从主要商品来看,餐饮等接触性聚集性行业受疫情影响较大,3月商务活动指数下降20.0个百分点以上,业务活动明显减少;汽车销量回落明显,3月1日至27日,乘用车零售同比下降18%,环比2月同期下降10%;随着油价持续上调,石油及制品类消费增速加快。

从先行指标看,3月我国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CCFI)较上月环比下降4.9%,3月中旬八大枢纽港口外贸集中箱吞吐量同比下降1.2%。3月新出口订单下降1.8个百分点至47.2%,为去年11月以来最低水平。

统计局指出,近期国际地缘政治冲突加剧,一些企业出口订单减少或被取消。此外,疫情冲击上海、深圳等港口城市,预计也会导致出口增速放缓。

3月进口指数下降1.7个百分点至46.9%,为去年10月以来最低水平;3月进口集装箱运价指数(CICFI)均值环比下降1%。

进口增速仍受两方面因素影响:一方面,受供需失衡以及地缘政治冲击,大宗商品价格继续冲高,3月RJ/CRB价格指数已连续第三个月回升,已达到2014年以来最高水平;另一方面,内需相对低迷。基建投资继续发挥托底作用,但消费和房地产市场整体偏弱。

非食品方面,多地突发疫情导致社会需求再度走低,文化、娱乐、教育、美容美发、酒店住宿等服务业价格预计走低。不过,能源类价格在国际油价上涨带动下走高,部分耐用消费品如新能源汽车受上游价格传导出现涨价。疫情与输入型通胀使得非食品价格涨跌互现,预计整体环比微跌。

国内价格受到较强的外部传导压力,成品油价格整体上涨,煤炭价格涨幅明显。黑色金属与有色金属价格小幅上升,下游产品涨跌互现,生猪价格下行。3月PMI出厂价格指数录得56.7%,连续第3个月站上50%荣枯线。

新增信贷。企业贷款方面,3月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总体有所放缓,企业融资需求仍然偏弱。居民贷款方面,当前居民购房意愿低迷,观望情绪浓厚,中长期贷款预计继续同比少增;国内疫情多发频发,抑制居民消费,短期贷款少增。票据融资方面,金融委和国常会多次提及新增贷款“适度增长”,要求商业银行加大对实体经济的信贷投放力度,3月票据利率走高,反映银行通过卖出票据来腾挪贷款额度。预计3月新增人民币贷款2.6万亿元。

新增社融。直接融资方面,政府债券净融资同比多增约2000亿,企业债券净融资同比少增约1800亿。表外融资方面,实体经济需求不足背景下,企业开票需求偏弱,银行在季末考核压力下,或通过将表外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贴现转入表内,大幅压缩表外融资增量。预计3月新增社会融资规模约为3.3万亿元。

M2增速。央行3月再次超额续作MLF,且从逆回购投放情况来看,货币政策仍然呵护银行间市场流动性,市场整体预期乐观,资金面平稳。在基数回落支撑下,预计M2余额同比增速升至9.3%。

一是在美联储加息与缩表即将启动的大背景下,我国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坚持“以我为主”,中美1年期国债收益率利差已由前期280BP收窄至40BP附近。随着LIBOR美元利率上行,境内美元/人民币掉期隐含利率也明显上行。中美利差收窄情况下人民币兑美元将面临一定的贬值压力。

二是外部风险有所缓和,俄乌危机谈判有所进展,美元避险需求回落,在一定程度上缓冲了人民币兑美元的贬值幅度。不过欧元在前期大幅贬值的背景下反弹,对人民币CFETS指数形成压力。

三是中美关系受俄乌危机干扰,仍有较多不确定性。3月19日,中美两国元首视频通话交换了双方在关键问题上的意见,起到了一定沟通作用。随后,美国豁免了中国352项商品关税。不过在俄乌问题巨大分歧下,中美关系未来仍充满不确定性,也将成为加大人民币汇率波动的重要因素。

3月份,我国新出口订单PMI指数环比下降1.8个百分点至47.2%,出口对外汇储备的支撑作用将减弱;俄乌冲突及美联储加息背景下,内外流动性带来负反馈压力,3月北向资金净流出451亿元人民币。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南京车险业务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