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马逊 旺季的风头已经渐渐过去了,又到了亚马逊卖家们的蛰伏期了,那么,我们应该如果把握好这段时间,做一些不荒废时间的事情呢?
1.选品
选品,选品,这是亚马逊卖家一年四季都在做的事情,万一一不小心就发现了个未来爆款呢?那么,日常选品的方式有哪些呢?
第一种、关键词选品
第二种、展会选品
第三种、跨平台选品
第四种、跨区域选品
其次,任何成功的产品都有其独特的基因,在特定范围内寻找成功的产品,并且移植复制到亚马逊,也是我们快速选品的重要方法。离公司越近的产业带应当优先考虑,技术优势的应当围绕新产品及新功能来选品,运营经验丰富的就应当围绕优化服务、改善购物体验来提高客户复购。选品要有合理布局,即不要到处撒网,所有的类目产品都想做,也不要局限满足于某两个爆款产品故步自封。选品要有核心类目、有梯次分布,才是稳妥并不失积极的最佳良方。
现在入驻亚马逊的都是小卖家,大家可以去学习和了解大卖家的选品、运营方法,但是只能去借鉴,而不是全盘模仿,因为大卖家资金雄厚,在后期运营的时候,投入的推广费用和各方面的资源小卖家是无法比拟的,所以小卖家更多的重心应该放在选品上。
现在既是销售的淡季,也是工厂出货的淡季,他们对于小订单也是愿意接受的,此时卖家应该积极拓展自己的产品库,尽可能与更多的厂家建立基础的沟通,给自己的选择留下更多的余地,同时淡季期间可以多测试一些产品的销量以及工厂对质量的把控,提前为旺季布局。
注意: 选品的时候,有一个因素不能不提,那就是产品重量和体积,因为这直接关系到后期物流运营的成本,产品要从国内运到亚马逊仓库,运输成本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并且在亚马逊配送的收费上不同重量的产品收费差别也较大。
选品的过程虽然花费大量时间,但是能为后期节约很多成本。 亚马逊一款优质的产品,是需要时间去打磨的。
2.推广
无论淡季还是旺季,一款产品是否有潜力,市场都会给出反馈答案(除了季节性产品)。这时卖家有更多的试错时间,对产品的销量进行验证,因为这段期间平台流量较少,我们也需要对价格进行调整,观察价格变动对产品排名以及销量的影响,以此作出相对应的调整,同时辅助一些促销手段。
产品推广费用还是不能少的,要合理利用流动资金,新品上架前期,以10%-20%预期销售为广告支出预算,并要核算产品的回款率,回款率=(产品售价-佣金-FBA费用-广告平摊—综合推广费用)/产品售价,卖家要自己设置一定的利润空间,保障做广告的投资回报率。做广告是为了帮助系统快速抓取和收录并匹配大量关键词,让产品获取大量流量且通过关键词出单提高关键词排名;在产品稳定期,广告可以持续带来大量流量,保证产品销量持续增长,成功卡位产品类目排名,增加品牌曝光,配合产品促销或者清货。对于 运营 团队而言,账号最贵,时间成本最贵,少赚和账号安全之间的取舍也是显而易见的。
不计算回报的推广,就是一种浪费。
3.产品壁垒打造--专利
亚马逊是一个特别注重品牌的在线购物网站,一款精品还有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认证品牌专利,经过前期的验证,如果产品销量整体趋势稳步上涨,建议申请相关的 商标 及 专利 ,拥有商标的你可以去亚马逊备案,备案成功后,你可以从此拥有亚马逊的品牌保护,避免后期出现跟卖以及避陷入到无止尽的价格竞争和恶意竞争中。
注册商标和专利,是保障权益的必经之路。
任何一个“爆款”的打造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选品到运营的每个环节都要做好,淡季就是一个产品的选择优化期,提前为旺季试错,选择合适的产品。